对于蜗杆减速机大家了解多少呢?它是在1951年被日本的佐藤所发明的,不仅在制造工艺上非常简单、而且误差低,可以达到0.25mm.这就是在一些大转动的场合下使用广泛的原因.
其蜗轮可以用展成法加工,生产效率提高了,承载能力、传动效率也有明显地增长.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,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(现郑州机械研究所)开展了平面包络蜗轮的研究工作.1964年与石景山钢铁公司机械厂(即首钢机械厂)合作研制成中心距为540mm的平面蜗轮副,用于30t转炉?#37027;?#36716;机构中;成功制造蜗轮?#26412;?160mm的精密分度蜗轮副,用在天文远镜上,其一齿运动误差小于l"".1971年首钢公司机械厂在制造斜齿平面蜗轮副的基础上,创造了我国第一套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副,并用于生产.市和原冶金工业部于1977年命名这种蜗杆副为"首钢(SG)一7l型蜗杆副".
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成中心距l200mm和760mm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压下装置,而且利用计算机对蜗杆副齿形?#38382;?#36827;行优化选择,用机械CAD对蜗杆副、减速机及蜗轮滚刀进行辅助设计,用环面蜗杆专用机床及独特的工艺路线,对蜗杆及蜗轮滚刀进行与其成形原理完全一致的加工,不需任何修形.
|